一、多彩多姿的食用油脂:


        植物油脂:


        大豆油、紅花籽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葵花籽油、米糠油、芝麻油、橄欖油、菜籽油、棉籽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苦茶油、葡萄籽油等,不勝枚舉。


        動物油脂:


        豬油(包括清香油),牛脂,另外加工油脂製品有魚油、鯨油。


        加工油脂製品:人造奶油,酥油,粉狀油脂等。


二、油脂的機能:


        享受豐富的飲食生活而能夠永遠保持健康的願望,係為人類永久追求的課題而油脂的機能,佔有重要的地位與價值:


        (a)熱能的主要來源:9 kcal/g。


        (b)供應人體必需脂肪酸(亞油酸、亞麻油酸,通稱維他命F)


        (c)保護人體組織與器官而賦予體形。


        (d)促進脂溶性維他命(A、D、E、K)及吸收。


        (e)節省維他命B1及B6的需求。


        (f)節省蛋白質的需求。


        (g)調節血清脂質量。


        (h)使食物更為可口,風味佳。


三、植物油脂與動物油脂的主要特性:


        A植物油脂:


        (a)通常不飽和脂肪酸(單元及多元)組成較高,在常溫成為液體狀態。


        (b)不含膽固醇而含有植物固醇。


        (c)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生育酚(Tocopherols,通稱維他命E,亦稱生育素)。


        (d)含有卵磷脂(Lecithin),具有各種生理機能。


        (e)油炸較不穩定。


        B動物油脂:


        (a)通常富含飽和脂肪酸,在常溫呈固體或半固體狀態。


        (b)均含有較多量膽固醇,但不含植物固醇。


        (c)不含天然抗氧化劑生育酚。


        須另添加氧化劑,以增加其穩定性。


        (d)甚少含有卵磷脂。


        (e)油炸較為穩定,粗製品較為芳香。


        另外,水產魚油:


        (a)通常不飽和脂肪酸組成較高,呈液體狀態。


        (b)另含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,較不穩定,易產生異味(魚腥味)。


        (c)富含維他命A及D、EPA及DHA,少量膽固醇,角鯊烯(Squalene)。


四、對於營養平衡與健康,通常建議:


        (a)在總攝取熱能中,由油脂而來的熱能比率30%以下為宜。


        (美國人通常為35~40%,以致肥胖者多,心臟疾病罹患者亦多,"聞油,色變",日本人為25%)。


        (b)動物油脂與植物油脂的攝取比率以1:1~2較適合健康,但須考量顯形油脂與隱形油脂的關係,而建議少取動物油脂而多攝取植物油脂,以利健康。


        (c)飽和脂肪酸: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比率=1:1:1為健康的攝取基準。最近美國專家提倡以0.8:1:1較宜,並建議多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。


        (d)ω-6/ω-3比率〔即亞油酸(Linoleic acid)/亞麻油酸(Linolenic acid)比率〕甚為關鍵,以4:1~10:1為宜。


        大豆油的ω-6/ω/3比率為7:1,剛好在最適宜推薦比率4:1~10:1之間,即為大豆油的營養平衡特徵,通常甚少有食用油脂符合這個標準參考基量,健康的母奶的脂肪率比率亦在此範圍。


        (e)每日擔固醇攝取量以300mg(毫克)以下為宜,(另外鈉為2.4g以下)。通常動物油脂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與膽固醇,而植物油脂係零膽固醇,卻含有植物固醇以抑制體內膽固醇含量。


        (f)在總攝取熱能中,由碳水化合物而來的熱能比率以55~60%為宜。通常國民所得增加時,其蛋白質的攝取量均維持在總熱能量比率的12~14%,然而對於動物蛋白質(如肉類)的攝取比率增加,卻減少植物蛋白質的攝取。另一方面對於油脂及糖的攝取量提升,卻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。


        美國農業部(USDA)的新營養指針提倡,膳食總熱能量中,油脂所佔的熱能比率以30%以下為限,其中飽和脂肪酸比率必須在10%以下,並提倡多吃蔬果穀物而限制飲酒。


        (g)考量顯形油脂(通常直接攝可看見的油脂)與隱形油脂(食物如肉類所含看不見的油脂)的關係,多攝取植物油(不飽和脂肪酸為主)而少攝取動物油脂(以飽和脂肪酸為主)為宜。


        尤其注意,熱帶油脂所含肉豆蔻脂酸(Myristic acid,碳數14,飽和脂肪酸),棕櫚酸(Palmitic acid,碳數16,飽和脂肪酸)兩種飽和脂肪酸及其脂肪的對健康負面效應,然而硬脂酸(Stearic acid,碳數18,飽和脂肪酸)卻幾無此效應,乃為消費者應有的油脂常識。


        (h)美國食品營養與教育法實施規定食品必須標示營養有關成份,並提示有所根據的預防效應,引起世人關心,日本隨而跟進予以重視。在台灣推行優良食品GMP不遺餘力,將是將候予以考量,以利確保國民健康。


五、大豆油與健康:


        (a)大豆油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(Essentical Fatty Acids,通稱維他命F),係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因在人體內無法合成而必須取自食物,而稱為必需脂肪酸,這為前列線素(PG,為體內賀爾蒙)的先驅物質,可知其對健康的重要性。


        (b)大豆油含7─8%的亞麻油酸,亦為必需脂肪酸,因其較為不飽和而較為不穩定,長時間不妥儲存時,較易產生異味復現。因此製造油炸油(如烤酥油)時,通常予以部份氫化,以利提升油炸穩定性。


        由於適宜量的亞麻油酸的存在,可維持ω-6/ω/3比率在4:1─10:1之間,以確保營養平衡需求,利健康。


        (c)大豆油所含亞麻油酸經攝取消化後,轉換為EPA(二十碳五烯酸)及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,以發揮ω-3脂肪酸的特殊生理機能。


        (d)大豆油含有豐富的大豆卵磷脂(Soybean Lecithin),係屬機能性脂質而具有健康生理機能。


        (e)大豆油含有適量的油酸(單元不飽和脂肪酸),雖非為必需脂肪酸,但最近醫學報導,認為可降低LDL膽固醇(壞的膽固醇),又可保持HDL膽固醇(好的膽固醇),引起世人注目其特殊機能。


        (f)大豆油不含膽固醇,黃麴毒素,芥酸等。


        (g)大豆油含有植物固醇,可抑制體內膽固醇機能。


        (h)大豆油含有豐富生育酚(生育素,Tocopherols,通稱維他命E),避免體內脂質受氧化。它係天然抗氧化劑。


        (i)大豆油可製造風味良好的高級大豆沙拉油(Soybean salad oil),沙拉醬Mayonaise),沙拉調味油(Salad Dressing)等,亦可經部份氫化,以製造穩定性良好的油炸專用油(如烤酥油),純植物性人造奶油(Margarine)及酥油(Shortening),以利現代人健康需求。它亦為素食者的最愛,又可調配吸油量少(僅為普通烹調油的一半)而不油爆的煎炒專用油,不傷家庭主婦玉手而保持廚房乾淨,用量少又可省錢,確實一舉數得。


        (j)大豆油的產量最豐富而且最為廉價,係為營養平衡的健康食用油脂,台灣如此,四海皆是。


六、烹調油的種類,用法與品保:


        烹調油包括:沙拉油,油炸油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濾油達人寶崧國際 的頭像
    濾油達人寶崧國際

    濾油達人|寶崧國際|日本環保濾油器|食用、工業油品過濾器|精密濾油機| 04-7366262

    濾油達人寶崧國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